主题词:药价

药价“三控”政策看好效果存疑

2010-09-15 中国轻工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之所以说此次广东省“三控”的效果存疑,其主要原因在于其实施范围是“所有在广东销售的政府定价药品”。

  文/中投顾问

  从9月1号开始,广东省药品价格“三控”政策正式开始在省内试点实施,所谓的“三控”是指:控制最高零售价、控制实际供货价、控制流通差价率。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三控”的实施范围是所有在广东销售的政府定价药品,政策出台后一直被视为缓解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办法之一。然而,“三控”政策的实施效果依然存疑。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之所以说此次广东省“三控”的效果存疑,其主要原因在于其实施范围是“所有在广东销售的政府定价药品”。这也意味着,往往“价格虚高”的企业自主定价的药品并没有受到药品价格“三控”管理的束缚。这样一来,医院及医疗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可能将使用“价格虚高”的自主定价药品。

  郭凡礼指出,对于政府定价的药品,其经过先后几轮的降价潮后当中的利润已经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一些政府定价药品由于价格低廉,其生产企业已经徘徊在停产或倒闭的边缘。而实行药品价格“三控”管理之后,虽然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得到一些缓解,但是对于一些利润接近于零的企业来说,“三控”政策将它们推向了更为艰难的境地。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对于企业自主定价的药品来说,一方面,这些自主定价的药品并不受药品价格“三控”管理的控制,因此“价格虚高”的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拥有自主定价权的生产企业因为其成本难以监管,同时政策又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使得其价格依然高高在上,这样老百姓依然体会不到药价降低带来的实惠。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医院及医疗机构为了维持其生存,或者说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医院及医疗机构开始用自主定价的药品来代替政府定价的药品。这样一来,受到“三控”影响的政府定价药品使用频率将大大降低。这样的后果是,虽然受到“三控”影响的药品会大幅降价,但是老百姓却并未受益。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