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食品

我国食品工业主制造业发展概况

2008-10-15 中国轻工业投资网
 

1、饮料制造行业

 

中国饮料行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是中国消费品中的发展热点和新增长点。饮料行业不断地发展和成熟,逐渐改变了以往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竞争无序的局面,饮料企业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结构日趋合理。

 

近年来,中国饮料市场已成为中国食品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中国饮料每年以16%的增幅快速发展,2005年总产量达3380万吨,比上年增长17.8%20061-12月,中国饮料制造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90,224,72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38%;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89,112,73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7.61%;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9,216,80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1.63%;截至200612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3,782家。20071-11月,中国饮料制造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55,426,20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8.67%;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47,281,998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6.48%;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8,534,09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1.00%

 

中国本土饮料企业大都实行分散经营,规模一般比较小;企业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技术含量低以及自身实力不强等因素也制约着其市场空间的拓展。然而随着市场的日趋国际化以及本土饮料企业多年来的品牌经营,也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忠实的品牌消费群体,为新时期企业产品及市场的拓展创造有利条件。中国饮料企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和更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着重调整饮料产品结构,降低碳酸饮料的比例,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适度发展瓶(罐)装饮用矿泉水,逐步降低可乐等碳酸类饮料的发展。

乳制品行业

 

2、乳制品行业

 

2007年,我国奶类总产量排在世界第三位,第一位是印度,第二位是美国,第四位和第五位分别是俄罗斯和巴基斯坦。2007年我国奶类总产量约3650万吨;奶牛存栏1470万头;20071-12月我国乳制品产量1787.44万吨,同比增长21.79%;20071-12月我国液体乳产量1441万吨,同比增长17.83%;20071-12月我国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工业总产值13488.14万元,同比增长24.14%。全国城镇居民平均乳制品(鲜乳、奶粉、酸奶)消费量26千克,农村居民奶类消费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目前,我国饲养奶牛的农户约210万户,奶牛业产值达到673亿元,户均收入32000元;青贮饲料的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

 

2007年,我国乳制品出口量大幅度增长,进口量却有所减少。全年乳制品进口总额为29.87万吨,同比减少了14.12%,出口总额为13.46万吨,比上一年增长了79.71%。进口量占贸易的比重大幅度减小。20081月份,从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乳品进口增加,从新西兰乳品进口下降。从进口国家看,新西兰、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仍是我国乳品主要进口国。2007年中国乳业最具戏剧性的一幕便是乳制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各个乳品企业为了争夺市场,还纷纷采用捆绑、搭赠、降价等促销手段,大打价格战。

 

中国乳品加工业迅速发展,行业年均增长率达到25-30%,液态奶产量的年均增长率达60%左右,个别企业的产值增长速度甚至达到100-200%。这种增长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但也使产业内的竞争日益激烈。奶源和市场,分别作为乳业上游和下游的关键性资源,将成为乳制品企业竞争中的主战场。由于市场和资源都是相对有限的,壁垒也终究会被打破,只有拥有区别于其他企业并且又更为有效的优势,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对乳业来说,奶源、品牌、渠道和资本是乳品企业的竞争焦点。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发展,2007-2015年中国乳品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水平将明显提高。在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方案下,2015年乳品消费总量将达到2501.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6.83%,人均消费量将达到17.83千克,年增长率为6.1%2015年城镇人均乳品消费水平将达到41.03千克;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达到2.43千克,年均增长率为5.72%2015年因国家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每年至少可以增加乳品的消费需求153.9万吨。由于中国城乡居民奶类人均消费水平和城乡人均收入增长有很大差异,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城镇居民仍是奶类消费的主要群体。

 

3、酿酒行业

 

20071-12月份饮料酒产量(不含果露酒)5203.51万吨,同比增长了13.83%。其中白酒493.95万吨,同比增长22.24%;啤酒3931.37万吨,同比增长13.80;黄酒75.70万吨,同比增长7.85;葡萄酒66.51万吨,同比增长37.05%;酒精635.98万吨,同比增长17.87%。销售产值2931.15亿元,同比增长27.72%。其中白酒1241.96亿元,同比增长32.27%;啤酒1040.23亿元,同比增长19.59%;黄酒71.27亿元,同比增长26.77;葡萄酒l46.81亿元,同比增长22.06%;酒精357.92亿元,同比增长34.79%。

 

6个酒种中,白酒行业生产和流通准入机制基本建立,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产品质量普遍提高,正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啤酒行业连续6年居世界之首,增速仍然达到两位数,啤酒人均年消费29.50升,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开展节能降耗,每吨啤酒销售收入比上年提高3.2%,销售费用比上年降低了16元,粮耗降低2.07kg、电耗减少4.04kwh、水耗减少0.60m3、煤耗降低5.90kg,啤酒成本降低11-12元。

 

黄酒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又创新高,国家统计范围产量已达到75.70万吨,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6.77%,7个产品获得了“中国名牌”称号,6个产品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称号,10个产品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市场不断拓展和延伸,逐渐打破区域性消费的限制,品牌优势越来越明显,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葡萄酒行业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2007年产量比2006年增长了37.05%,经济效益也以较快速度增长。2007年在进口量较快增加的情况下,国内生产企业仍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行业中的一线品牌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二、三线的品牌加大了市场开发的力度和产品结构调整,有的在产品的结构调整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有的产品产量有了较快增长。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2007年葡萄酒进口量在2006年大幅增加的基础上又有28.62%的增长,特别是2升以下包装的葡萄酒进口量已达到4.23万吨,增长了109.29%,这预示着我国葡萄酒行业在面临大好发展机遇的同时,外来挑战离我们越来越近,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的葡萄酒企业要积极面对这个问题,要在规范发展的前提下,做强做大我们的企业和行业,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酒精行业产量继续快速增长,但企业利润水平仍处较低水平。

 

果露酒在整个饮料酒中属于较小酒种,但随着国家酒业的健康发展,行业发展势头良好。2007年行业工业总产值77.08亿元,增长27.7%;销售总产值72.96亿元,增长27.98%。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品牌营销的重要性。在产品推广、品牌建设上突破地域束缚,2007中国名牌评选中有6个产品分获“中国名牌产品”殊荣,为果露酒行业发展带来了活力。

 

2007年以来,中国酿酒行业运行态势健康、平稳,继续保持着健康发展的趋势。

 

4、肉制品行业

 

2007年我国肉制品行业仍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并且发展空间巨大。2007年全球红肉和家禽肉贸易保持强劲的势头。其中,牛肉出口增长约6.5%,猪肉出口增长2.6%,鸡肉出口增长4.1%。我国的屠宰及肉制品产业非常分散,全国肉类行业有3万多家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31家,行业集中度比较低。而且我国屠宰及肉制品行业的行业竞争并不是太激烈,行业整合高峰还没有来到,行业龙头企业在行业整合过程中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肉制品的生产以作坊式为主,其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随着肉类加工行业的发展、消费需求的增加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特色肉制品的加工量将显著增加,该领域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食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预计到2010年,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将达到75公斤,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巨大的资源,使得国内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而国际跨国公司对我国肉类产业的投资也明显增加。

 

由于产品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肉类流通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大中城市集贸市场的肉类销售比重将会下降,各类连锁超市类商店和营业设施完善的副食店销售份额明显上升;“冷链”物流、肉类的包装保鲜销售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预计到2015年,全国肉类需求总量达到8845万吨,其中猪肉、牛羊肉和禽肉总需求量分别达到5497万吨、1332万吨和1918万吨。肉类消费市场除在城市仍有扩展的空间外,在农村有着更大的增长潜力。随着中国农村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肉类食品消费数量会持续增长一个较长的时间。

 

5、焙烤食品行业

 

2007年,面临生产所用原辅材料陆续涨价、人工成本上升、运输费用加大等问题给企业运营带来困难的严峻形势,焙烤食品加工企业积极采取措施,深入实践技术创新概念,以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应对市场需求,使国内烘焙行业仍然保持了规模效益的提高,整个行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烘焙企业在磨练中更加成熟稳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071-10月,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主要产业(含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方便食品制造、冷冻饮品及食用冰制造等)的产量、当年工业总产值、当年销售产值比上年同期有15%24%24%以上的增幅,实现了年度的可喜成绩。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体现了行业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对于2007年的月饼生产,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国市场销量约22万吨,销售数额约110亿,比上年同期增长6%左右,其中行业骨干企业和地方知名品牌企业平均增幅15%以上。全国生产月饼的企业(含酒楼、饭店)已达上万家,年产能力在千吨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

 

目前我国烘焙业主要面临的问题有:烘焙产业发展的布局不平衡,部分地区区域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中西部与东部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相比国际先进的烘焙领域,虽然行业逐渐向中高档领域升级,但我们的各项指标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技术更新缓慢、管理人才缺乏、硬件食品设备的独立研发能力与产品的更新换代等方面仍然比较薄弱;国内传统烘焙食品发展的力度不够,造成中国传统特色的烘焙食品、烘焙技艺流失;从行业远景方面看,迅速增长的烘焙行业,面临人才瓶颈的压力越来越大,建立健全人才职业化培训教育体系,提高国内烘焙培训教育水平等问题亟需解决。

 

6、面制品行业

 

中国小麦产量的90%左右加工成面粉,然后加工成各类食品。据有关资料,焙烤工业制品包括面包、饼干、糕点等面粉用量约占6.8%;方便面面粉用量约占4.5%;挂面面粉用量约占4.0%;速冻食品面粉用量约占4.0%;餐饮业面粉用量约占1.2%;而馒头、包子、水饺等主食食品面粉用量约占70%。

 

目前全国有3000多条方便面生产线,保持了600条生产线的运行,一直以来保持高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30%左右。中国传统的挂面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挂面的发展也向方便、快捷、风味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蔬菜挂面、鸡蛋挂面、仙人掌挂面、钙锌挂面等新品种不断推出,并且借鉴方便面的经验,开发多种调味料以适应消费者的不同嗜好要求,面制品行业呈现健康发展的态势。

 

速冻调理面制食品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精品名吃的配方和工艺为依据,经工业化加工和速冻加工而成的,是速冻食品中发展最快的一种,最近3年中国速冻调理食品生产保持了近35%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9%的平均增长速度。全国速冻调理面制食品生产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辽宁、江苏、广东、上海等沿海地区,涌现出郑州三全、思念、笑脸、胖哥、北京瑞达、上海龙凤、内蒙伊利等一批大型知名速冻企业和品牌。目前在欧美、日、韩、港澳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较为盛行,国内市场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