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食品

我国食品工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2008-10-15 中国轻工业投资网
 

目前,面对工业化中期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国食品工业将面对更加严峻的经济运行环境的挑战。面对挑战的巨大压力,中国食品工业凸现出诸多薄弱环节,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食品加工度较低

 

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是衡量一国食品工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的比例约为15121,其中美国为371、日本为221。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431,同发达国家的食品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相差10711571。从工业食品占食品消费量的比重来看,发达国家为90%,发展中国家低于38%,而中国仅为20%,略高于发展中国家一半的水平,不到发达国家的1/4。中国食品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工业食品消费比重和人均食品工业产值,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有的指标还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发展中国家水平。这些都反映了中国食品工业与国际食品工业先进水平差距相当大,整体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中国的粮食、蔬菜、果品、肉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加工程度浅,半成品多,制成品少。深加工用粮不到总产量的8%,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在70%以上;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90%以上的蔬菜都经过商品化加工处理后进入流通领域,而中国的这一比例仅为30%左右;德国的苹果加工量占总产量的75%以上,而中国仅为10%;美国、巴西的柑橘加工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而中国不到10%;中国虽为肉类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4,但加工量只有5%左右。可见,中国食品加工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悬殊。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食品加工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可比性较弱,不能简单地跨越发展阶段,直接与发达国家一对一比较。

 

如果与发展中国家食品加工的平均水平相比,也许差距并不大,甚至某些产品的加工水平更高。但是,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食品加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大量出口的食品,主要是与发达国家的食品加工企业直接竞争;国内市场上又主要面对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的跨国公司直接竞争。因此,从现实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对手出发,中国食品加工业不得不直面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挑战;国内外竞争实力的悬殊差距,反映了中国食品加工业依然比较落后,需要奋起直追。

 

2、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竞争力弱、效益欠佳

 

食品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各地区居民的食品消费习惯存在一定差异,许多食品尤其是注重新鲜消费的食品市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形成市场的自然分割。不少地区或明或暗、形形色色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人为加剧了食品市场的分割性。中国食品工业囊括的行业门类众多,广阔的食品市场被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割后,容易造成企业数量众多、规模狭小、布局分散的格局。例如,饮料酒行业虽然有一些全国性的龙头企业,但许多地区都建有自己的小酒厂,在大企业的兼并扩张中会遇到不少阻力。

 

因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多数食品行业生产设备落后,资源消耗多,经济效益低。食品企业的这种规模状况严重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尤其是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能力被削弱。近些年来,一些行业的食品工业企业兼并重组后,企业规模在扩大,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身技术改造,提高了装备水平,使竞争力不断上升,效益增加。但是,还有许多其他食品行业和中小企业,生产设备水平依然落后,物耗、能耗偏高,竞争力正在减弱,效益下滑。中国食品企业的能耗、物耗都大大高于国外先进企业。众多小规模企业的存在,降低了食品工业的产业集中度,制约了整个食品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3、企业研发力量薄弱,技术创新不足

 

食品工业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成果转化与全国的总体状况大同小异。国家对食品工业的科技投入本身就有限,又主要侧重于食品科学的基础研究和重大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针对具体食品品种的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创新主要依赖于企业的研发投入。然而,食品行业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有限,主要从事食品生产活动,缺乏研发机构和经费投入。企业对研发的管理比较薄弱,基本上仍处于技术人员自发创造型和投资驱动型相结合的模式,食品加工的关键技术难以实现突破。因此,研发投入不足和管理方式落后,致使食品工业技术创新不足,从而造成产品品种少、档次偏低、技术含量不高。

 

目前,食品工业新产品产值比例很低,食品工业新产品开发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忽视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研究,更多地将其变成一个企业内部的技术管理过程;二是把新产品开发只看成研究与开发部门的职能,而与财务、采购和生产等部门的人员无关;三是新产品开发的动力单一,主要来源于企业家;四是新产品开发游离于企业战略之外。什么产品“火”就开发什么产品,不顾市场环境和自身的定位,最后几乎毫无利润可言;五是缺乏一套完善的消费者(市场)需求分析机制和方法体系,缺乏一整套产品开发的科学程序,导致新产品“成活率”不高。

 

4、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治理监管缺乏长效机制

 

尽管中国食品安全质量逐年提高,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上升得更快,反衬出食品安全问题与人们的预期目标差距扩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某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各种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农业种植、养殖业的源头污染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食品生产经营领域存在众多食品安全隐患。目前,中国食品行业还缺乏生产加工环节的强制性安全标准,也缺乏相应的外部力量驻厂监督机制,主要靠企业内部实施食品质量监控。这就为一些企业特别是管理不够规范的中小型食品企业,逃避食品安全责任留下了制度监管漏洞。

 

食品市场准入机制尚未全面建立。中国的食品安全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事后处罚机制来维持。而国际机制则借助原则性较强的部门性食品质量管理法规和一些行业性管理规章制度,主要采用事前动员宣传的周期性食品质量执法检查,并配合某些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突击性检查,来保障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近些年来,中国借鉴国际经验,从事后处罚向事前监督和事后处罚并举过渡,建立食品安全市场准入机制。

 

5、食品工业与前向产业衔接不力,食品工业竞争力提升受限

 

食品工业的发达程度取决于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力,不仅决定于食品工业本身的企业组织效能和技术研发能力,还取决于前向的投入原料的农业、投入生产设备的装备制造业以及后向的包装、运输、储藏、销售等行业的整体竞争力。目前,影响中国食品工业竞争力的关联产业主要为两大前向产业,即生产食品原料的农业和提供生产设备的装备制造业。

 

目前,中国食品加工与农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尚处于初级的供需阶段,即农业生产什么,食品工业就加工什么。相应的农产品品种改良和品质的提高,没有与市场消费和食品加工有机地结合起来。食品工业之所以同原料性农业的产业链结合不力,关键在于中国农业发展比较落后,生产以小农经济为主,农户众多、生产规模狭小、布局分散,商品化和专业化生产不足,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难以满足食品工业对标准化、专用化农产品原料的需求。

 

加工和制造食品的设备落后,直接削弱了中国食品工业的竞争力。中国食品装备的制造水平低、种类少,主要制造一些低附加值的普通机械设备。技术含量高、可带动食品工业技术升级的关键设备主要从国外引进。传统的技术装备生产出的传统食品,只能拥有不断萎缩的传统市场,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食品市场需求。食品装备制造业落后,是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不发达在食品行业的反映。装备制造业是决定一国工业实力的核心,其所涉及的工业门类广泛、产业环节众多、生产工艺复杂、技术集成度高。没有雄厚的现代工业基础作支撑,是不可能成为装备制造业强国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工业体系尚在建立之中,工业基础还不够雄厚,数控机床、精密铸造、精细化制造和高技能产业工人等制造业的关键环节还比较薄弱,制约了包括食品在内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发达国家为保持本国食品装备和制造技术的领先地位,凭借其垄断优势,在一定时期内不允许将一些先进的食品装备和制造技术转让,势必延缓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进程。

 

6、不同行业品牌成熟度差距大,城乡市场的开发力度失衡

 

在食品工业涵盖的各类行业中,与终端消费越接近、消费者越重视、市场化程度越高的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广告效应明显,品牌认知度集中,全国或区域性知名品牌就越多。例如,乳品、食用油、方便食品、瓶装水、果汁饮料、火腿和烟酒等行业,其知名品牌很多,行业的国内品牌发育比较成熟。

 

相反,其他行业的品牌成熟度偏低,主要包括:以中间投入品为主的食品添加剂、淀粉、酒精和除味精外的发酵制品业;市场化程度偏低的采盐业、制糖业、调味品业;消费者关注度偏低的粮食加工、水产品加工、屠宰和肉蛋类加工、糕点糖果制造业以及罐头食品制造业等。不论行业的品牌发育程度高还是低,尽管不少行业有全国知名品牌支撑,但其内部依然存在地方品牌杂、假冒伪劣多、管理不够规范等现象。尤其是中国食品行业的知名品牌基本上是以国内为主,缺乏国际知名品牌。中国大量出口的食品工业产品,主要以低价竞争为主,缺乏品牌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只知道“中国制造”,却见不着像可口可乐、雀巢咖啡一类的国际知名品牌。

 

目前,中国食品工业过度偏重城市市场而忽视农村市场。城乡差距大,城市居民收入高,食品完全商品化,市场发育成熟,层次多、交易集中、效率高。食品行业将其市场重点定位于城市市场是理性的选择。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市场地位低的偏见,容易造成食品行业过度重视城市市场的开发,而不太关注农村市场的开拓。特别是国家实施城乡统筹战略后,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幅差距呈缩小趋势,农民收入增长加快,被压抑的食品消费需求释放加速,农村食品市场的边际增长率可能超过城市。因此,农村食品市场增长潜力大、空间广阔,商机更多。但是,目前城市导向性的食品行业,其生产结构还未及时调整,品种、花色、功能和档次尚不能满足快速成长的农村食品市场的需求。

 

7、食品工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升级难度大

 

中国的食品工业体系中,嗜好类产品烟草加工业的比重高,特别是利税比重很高。将食品属性很弱的烟草加工业包含在食品工业体系内,因其利税等经济效益指标贡献很高,无疑抬高了以平均值衡量的食品工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容易掩盖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经济效益偏弱的现实。如果将烟草加工业排除在外,食品工业的地位和经济贡献将明显降低。食品工业的经济贡献过度依赖嗜好类的烟草产品支撑,反映了食品工业结构欠佳。同时,也表明大多数食品工业企业偏小,缺乏规模经济效益,技术创新不足,竞争力弱,利用高新技术改造食品工业企业任务艰巨,产业升级道路漫长。

 

8、管理机构多而散,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

 

食品行业涉及国民经济的三大产业部门,包括为食品工业提供必需基础原料的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食品加工和制造的食品工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等第二产业;食品流通和消费涉及的储运、商业和餐饮业等第三产业。各产业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还远没有建立起以食品工业为龙头、依据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食品产品,根据食品工业生产需要提供合格农产品的农、工、商联合机制,由此造成综合协调机构缺乏。食品工业分属多个部门,政出多门,缺乏有效配合,食品工业分散、重复建设、重复引进。管理法规和食品标准由多部门制定,执行不力,出口无序,恶性竞争,造成了企业的损失,严重阻碍了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国家食品工业的发展方针和重点,虽有指导性文件(纲要、规划等),但缺乏有力的调控机构和手段,缺乏贯彻的统一法规、监督和协调,造成中国食品工业分散,质量不高和效益低下。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