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塑料管道

塑管业质量“高危病”频发

2008-07-18 中国轻工业投资网
 

塑料瓶的原材料开始用于PE给水管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塑料管道加工工业协会期间,曾经由于不愿陷入鱼龙混杂的PE给水管道行业而很久没怎么关心这一行业的亚大集团副总裁马洲,因为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专家“希望PE管道企业提供优质管材”的讲话而重新激起了他对PE给水管道市场的兴趣。可是时间仅仅过去了一周,马洲刚刚燃起的那点激情再次被他耳闻目睹的现实所打消——当前PE给水管道行业的假冒伪劣现象要比亚大前几年所看到的情况严重得多。

 

马洲对PE管道行业态度的变化,正反映了PE给水管道行业的市场现状。与PVC排水管道行业“臭名昭著”的造假行为相比,PE管道企业的加工行为要相对规范一些。但这并非因为PE管道企业承受原料价格的压力比PVC管道企业所承受的原料价格压力小,而是因为PE管道产品的两大主要应用领域——燃气行业和供水行业对PE管道都是有承压要求的,这种管道产品一旦出现质量事故,其后果要比没有承压要求的PVC排水管道因为质量事故所造成的后果严重得多——这从客观上增加了PE管道企业造假的成本,从而部分地打消了那些惯于投机取巧的企业造假的念头。即便如此,为了赢得价格优势,部分PE管道企业仍然怀着侥幸心理,经常用廉价的混配料代替专用料生产劣质PE给水管道。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原料价格一路走高,这些PE管道企业造假的手段也开始无所不用其极。有企业向本报反映:随着原料价格压力的不断加大,部分PE给水管企业造假所用的混配料,质量也越来越差,某些企业居然将那些用来制作塑料瓶的原料添加到PE给水管原料中!在专委会的这次年会上,正当不少企业在专委会的引导下积极探讨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改善生存环境”的时候,一些原料企业和机械加工企业却在厚颜无耻地向管道企业推销他们制假的最新成果——一种新的成本更低的生产工艺或原料配方,并指名道姓地告诉对方:他们的这些最新成果已经被部分管道企业采用。

 

上述令人发指的造假行为己经带来了大量的质量隐患。据反映:在新疆一个选用了劣质PE管道的饮水工程,已经出现大面积漏水事故。

 

可是对于整个PE管道行业来说,比这种令人发指的造假行为更令人担心的是那些原本口碑较好的PE管道企业也开始自暴自弃,主动加入到制假售假企业的行列中,而像亚大集团这样的质量标杆型企业却因为这种恶劣的竞争环境而被迫远离这个行业——这无疑会加剧PE给水管道行业的偷工减料行为。

 

  

PVC排水管里的碳酸钙越来越多

 

PVC管道作为我国市场上应用量最大三大塑料管道品种之一,向来是劣质塑料管道的重灾区。而在PVC管道企业的制假行为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PVC排水管道企业在原料中肆意添加碳酸钙的行为。这种行为曾经在2003年在我国对PVC树脂进行反倾销以后(客观上导致了PVC树脂价格一路上涨)一度达到高峰。如今,由于国际油价不断飙升而引起的新一轮PVC树脂涨价风潮使这种造假行为再次抬头。在“为了活命”的借口声中,不少PVC排水管道企业的偷工减料行为由半遮半掩走向明目张胆。北京某PVC排水管道企业的销售人员向本报透露:由于他们公司添加碳酸钙的行为被认为过于保守,另外几家同行企业最近开始动员他们与那几家企业保持一致——加大碳酸钙的添加力度。据了解,这家公司PVC管件所添加的碳酸钙大约为8份,而另外几家企业的同类产品至少添加了20份——这是一种远远超过相关标准要求的份数,可是有的企业甚至超过30份!对此,浙江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北京这几家PVC排水管企业的胆量与浙江省某些PVC排水管企业的胆量相比,简直太小了——那里有企业已经把同类产品中碳酸钙加到了60份——这意味着这样的管材几乎就是用石头(碳酸钙)做的。

 

PVC排水管道究竟被添加了多少份碳酸钙,从外表上一般不太容易看出来,但业内人士从这些产品的报价中便能知道个大概:在中国塑料加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业委员最新发布的塑料管道行业指导价中,PVC排水管道产品的原料价格按8800/吨计,该类产品的出厂指导价为:12100/吨;可是据透露,很多PVC排水管道企业该类产品的市场价仅为6000~7000元——这一价格比原料的价格还低2800~1800元!这类产品中添加多少碳酸钙是不言而喻的。而让人担心的是,这些劣质产品一旦流入建筑工程,将会带来大量的质量隐患。

 

部分“国家免检”企业也开始降低质量标准

 

如果说像亚大集团这样一贯重视产品质量的大企业因为不满恶劣的竞争环境而远离了PE给水管道行业,从而使人们对PE管道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担心的话,那么部分获得“中国名牌”荣誉和“国家免检”资格的塑料管道企业对待产品质量的态度更让人对整个塑料管道行业的质量状况感到担忧。在国家质监总局于2007年组织的对冷热水用聚丙烯(PP-R)管材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过程中,虽然再次验证了人们“大企业的质量合格率高于小企业的质量合格率、大多数国家免检企业没有辜负‘国家免检’这个光荣称谓”的认识,但是抽检结果显示:仍有一家获得了免检资格的企业产品被检不合格。据了解,这家企业同时也是中国名牌企业。而流传在坊间的传闻则显示:除了这家被国家质监总局“逮个正着”的企业之外,另有一些“漏网之鱼”不仅不珍惜“国家免检”和“中国名牌”的荣誉,反而以“国家免检”和“中国名牌”为招牌大行制假卖假之道。据反映:一家集“国家免检”、“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等荣誉于一身的知名塑料管道企业,通过将上述荣誉分别印制在不同的产品上来区分该公司产品的质量标准:产品上标示有“国家免检”字样的,按照A类标准进行生产;产品上标示有“中国名牌”字样的,按照B类标准进行生产;产品上标示有“驰名商标”字样的,按照C类标准进行生产;产品上标示其他荣誉字样的,按照D类标准进行生产。而大量的劣质管道产品就掩藏在这些印有不同光荣称号的产品中。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