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液晶市场打破外资“挤压”
今年上半年对于液晶市场来说,可谓“多事之秋”,逐渐走向成熟的市场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这使得整个市场处于一个自我调整的阵痛期。
首先,日韩品牌如三星、索尼、夏普、LG等,凭借上下游产业链的优势打起了恶性价格战。从数据来看,目前日韩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半壁江山,与国内品牌的份额差距进一步拉大。中怡康统计显示,今年1-5月份,日韩品牌液晶电视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3.3%,国内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则仅为46.7%,这比去年同期的56.4%减少了10个百分点。此外,在一、二级市场,目前只有三星、索尼的市场份额超过了10%,很遗憾没有一家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可以超过一成。
除了打出“价格牌”,外资品牌在大尺寸液晶上的频频发力,也再次挤占了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例如,在40英寸、46英寸和52英寸市场,国内品牌与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相距悬殊,比例接近2∶8。
其次,就在国内企业忙着应对日韩挤压的时候,市场上又出现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山寨平板。目前,活跃在广州、深圳两地的山寨平板电视加工已经初具规模,珠江三角洲已有超过200家的中小平板电视组装厂,未来对业界可能造成的杀伤力也不容小觑。而且从前年开始,由于联发科电视芯片的产业化,以及南海奇美、深圳中华映管等液晶模组工厂的发展,为山寨平板厂家的转型和做大提供了机会。
可见,日韩产品的挤压加上“山寨平板”的搅局,如此的内忧外患使液晶市场内部问题不断,已经有些自顾不暇,这为等离子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
就在液晶市场面对混乱的局面而头疼的时候,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经历了近两年多的徘徊期(2007年上半年,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零售量同比下降)之后,于今年出现了反弹性增长的势头。
与此同时,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的零售量增幅远远高于液晶市场。2008年1-5月份,液晶电视比去年同期增长39%,而等离子电视比去年同期增长149.6%。虽然从市场总量上看,等离子电视还远不及液晶电视,但从增长速度上看,等离子电视市场情况确实喜人。
据悉,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出现反弹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32英寸等离子电视的异军突起和50英寸等离子电视的急速增长。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32英寸等离子电视在中国市场上批量上市,恰逢当时液晶电视屏供应紧张,且价格上扬,海尔、海信、长虹等国内品牌力推32英寸等离子电视,使之成为平板市场的黑马。2008年,32英寸等离子电视市场继续放大,成为等离子电视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销量份额达到49%。
同时,鉴于等离子电视在42英寸市场上与液晶电视竞争乏力,松下、日立、三星、LG品牌等转战主打50英寸及以上尺寸等离子电视市场,使这一市场出现超高速增长的势头。2008上半年,50英寸及以上等离子电视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190%。
虽然目前等离子仍然属于小众市场,但随着2008奥运会的临近,消费者对平板电视动态清晰度的要求将不断提升,这是技术成熟的等离子的最大机遇所在。
- ·中国家电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家电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智能家电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空调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智能家电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空气能热水器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胶合板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纤维板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空气能热水器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1-2015年中国平板电脑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李兆会:中国民企最年轻的掌门人
- ·张轩松:“农改超”永辉模式
- ·周国辉:怡亚通供应链的革新者
- ·周庆治:低调的南都集团掌门人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陈智:铜锣湾“王国”浮沉录
- ·邓伟:亿阳集团领军人
- ·宋德安:书写“德胜钢铁”神话
- ·李黑记与传奇“东岭”
- ·徐培发:地产勇士与“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