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山寨平板

广东“山寨平板”热浪正在扩散

2008-08-12 中国轻工业投资网
 

7月广州番禺、佛山南海、深圳笋港,已被媒体曝光的“山寨平板”伴着夏日的热浪正在扩散着。32英寸的液晶电视仅仅3000元左右,比市场上正规品牌的价格低30%-50%,且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贴三星、索尼、康佳、创维等正规企业的商标。

 

广州番禺区大石镇,20世纪90年代曾经为黑手机和二手电脑推波助澜的小作坊主们,最近正在为“山寨平板”忙碌着。

 

目前在广州番禺,数10家中小作坊都能够接受千余台左右的液晶电视订单,能够提供的尺寸集中在20英寸-32英寸,而对于4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液晶电视,他们在接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价格方面,一般一台32英寸液晶电视的价格比正规渠道出售的最低售价还要便宜近千元。

 

自今年5月开始,我国台湾液晶面板产业从供不应求状态又回归到供过于求的状态,台湾企业正在为消化第5代线、第6代线库存和过剩产能发愁。

 

台湾过剩面板成功进入大陆,制造能力突出的南海和番禺两地的小作坊主们迅速完成组装,山寨平板电视就这样诞生。能使用台湾过剩的面板来做“山寨机”应该算是好的情况,因为大部分过剩面板是合格的。

 

据了解,奇美、LGD、友达等一些面板厂商纷纷减少产能以应对面板过剩的形势,然而面板价格的下降也使面板厂商急于出货回笼资金。从利益角度来讲,“山寨平板电视”是面板厂商减少库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为一旦“山寨平板电视”得势成了规模,庞大的大陆市场消化台湾面板企业的10%-30%过剩面板完全没有问题。

 

此外,很大一部分“山寨平板”用的是二手屏。从2003年开始,广州的二手显示器市场便流行用“洋垃圾”拆下来的液晶屏加工成12英寸、14英寸乃至15英寸的液晶屏,那时更多的产品是带有电视功能的液晶显示器。

 

随后,广州液晶显示器组装市场的发展和壮大给了“山寨平板”滋生的机会,拥有“洋垃圾”屏资源的人群将目光逐渐转向利润更高的电视机市场。

 

在番禺大石镇生产的“山寨平板”,有些直接是从日韩进口的废旧液晶电视,将废旧电视的屏拆卸下来,加上模组、电路板、外壳等其他配套产品,又被冠以“纯正的日韩屏”液晶电视进行出售。

 

日韩废旧屏和我国台湾过剩屏被拿到佛山南海后,除了内部消化一部分外,供货商还将一部分转移给周边地区,番禺区是他们的大客户之一。由于南海区聚集着大量的平板电视产业链中下游的相关配套企业,也为番禺做“山寨平板”提供了最为优惠的物流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200611月落户南海的奇美电子推出了全新的显像管转液晶支持服务,对上述百余家珠三角地区的中小平板电视组装厂而言,这一服务为它们步入“山寨平板正规军”铺好了道路。2007年南海奇美一期工程投产,但是其900万片模组的年产能在附近却没有大型的平板电视制造商来消化;二期也将在今年9月建成,年产能达2000万片。

 

随着TCL、康佳、创维参股建设模组厂,奇美为了释放产能不得不拉拢山寨平板厂商们。对山寨平板厂商而言,通过集中采购,低端液晶模组的价格要比正常的低30%左右。

 

此外,联发科进入平板电视芯片产业对众多山寨平板商来说是利好消息。联发科集成芯片成本低,采用他们的芯片,价格会更有优势。

 

广州番禺是“山寨平板”的生产聚集地,而140公里以外的深圳,则时刻紧盯着这一潜在的商机。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南海的每一步都会触动我们的神经”。

 

在深圳笋港电器交易市场,“山寨平板”售价非常低廉,如一台26英寸液晶电视的售价在2500元左右,而一台32英寸液晶电视的售价在3000元上下。记者在现场发现,这些电视的品牌,无论是所谓的三星、索尼,还是所谓的创维、长虹,都是统一样式,而且带有明显的粘贴痕迹,显然是根据客户需求统一打上去的,是仿冒品。

 

据了解,目前从广州到东莞再到深圳这一线下来,已经形成了许多小型的液晶工厂,山寨平板产业由南海和番禺向四周推进速度最快,目前已经形成200-300家的小型加工厂,目标是针对全国三、四级城市,对当地的酒店、KTV(卡拉OK中心)等专业市场的渗透工作也在进行中。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