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两大乳品企业销售回暖
二〇〇八年九月以来,“三聚氰胺”事件使中国乳制品企业经历了一场异常严峻的考验。记者近日在有“中国乳都”之称的内蒙古呼和浩特走访了中国乳制品两家龙头企业:伊利集团和蒙牛集团。两个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企业已经逐渐走出三聚氰胺带来的危机,生产和销售已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对二〇〇九年的盈利充满信心。
走进两家企业的工厂,呈现在记者眼前的都是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用于生产奶粉及液态奶的车间都在正常运转。
蒙牛公司行政副总裁姚海涛对于刚发布的年报表示“很不理想”。他说,蒙牛原本预期去年销售额达到二百七十亿元,但实际上只有二百三十八亿;其中,上半年盈利六亿,但三聚氰胺事件后召回和销毁的产品及原奶价值十五亿元,从而导致了全年呈现亏损九点四亿元。他表示,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看,蒙牛的销售已经基本恢复,综合市场占有率仍保持百分之三十,液态奶部分更是达到百分之四十,“今年会顺利发展。”
由于还未发表年报,伊利集团执行副总裁张剑秋措辞显得比较保守和谨慎。他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伊利曾有近半个月销售量为零,加之产品召回及销毁,二〇〇八年的亏损“会超过蒙牛公布的亏损数字”。在经过了一系列危机处理之后,目前的生产已经恢复了九成以上,尤其北方市场恢复速度最快。从今年一季度的销售来看,已经恢复到了危机之前的水平,应该还略有增长。“今年盈利肯定没有问题,但补回所有的损失还需要几年时间”。
这场危机显然更坚定了两家企业质量第一的发展思路。他们都斥资数千万元给每个工厂配备检测三聚氰胺的专门设备,从原奶到成品都严格检测,张剑秋说,“我们绝不允许再有一滴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
两家企业都认为,三聚氰胺的问题出在奶站,因此派驻了大量人员在奶站进行监督和检测,仅这一项就增加了人力成本近亿元人民币。为了实现奶源可控,两家企业选择了不同的方式。
伊利喊出“消灭散养”的口号,大力扶持“奶联社”(每社养牛千头以上)的建设,即奶农以奶牛方式入股奶联社,由奶联社集中饲养奶牛,并按比例给奶农分成,以成规模、科学饲养的方式达到奶源可控的目标。张剑秋指出,奶联社的建设将是伊利下一步重中之重的工作,从二〇〇六年至去年已累计投入二十七亿元。今年年底要让呼和浩特周边的二十个奶联社投入使用,使奶源基地的发展速度与企业生产速度相匹配。
蒙牛则更倾向于参股建设超大牧场(每个牧场养牛万头以上)和鼓励养殖小区。目前蒙牛参股建设的七个超大牧场已有五个投入使用,同时在改良奶牛品种上下足了功夫。此外,还在每个超大牧场都建设了沼气发电厂,充分利用牛的粪尿发电、沼渣做肥料,形成环保的循环经济链条。
张剑秋表示,全球经济危机导致了原料和原奶收购价格的下降,降低了企业生产的成本,对于乳制品企业来说反而是一个恢复的机遇。每年的四到十月是牛奶销售的旺季,两家企业显然都很珍惜这危机后的首个旺季,暗暗卯足了劲要冲刺一把。
呼和浩特的政府官员对于给这座城市带来“中国乳都”称号的两家龙头企业显然也偏爱有加,谈吐间表露出的都是对于他们的信心和坚定的支持,并决心向“世界乳都”迈进。
- ·2016-2020年中国粮食加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中国食品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调味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烟草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进口食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有机食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食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有机食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食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李兆会:中国民企最年轻的掌门人
- ·张轩松:“农改超”永辉模式
- ·周国辉:怡亚通供应链的革新者
- ·周庆治:低调的南都集团掌门人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陈智:铜锣湾“王国”浮沉录
- ·邓伟:亿阳集团领军人
- ·宋德安:书写“德胜钢铁”神话
- ·李黑记与传奇“东岭”
- ·徐培发:地产勇士与“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