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行业加快全球化步伐
上世纪80 年代后期才开始流行起来的“ 全球化”并未受到塑料行业的最高重视。但区域整合快速形成,跨境投资在工业化国家之间日益扩大,并蔓延至新兴的经济体。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于1993年正式签署,尽管当时有人担心该协定将使美国企业把生产迁至墨西哥。
如今,大部分经济学家都一致认为,NAFTA 鼓励了最终将商品回销至本国市场的美国境外生产。亚洲的模塑企业也利用这一贸易政策在墨西哥建立起生产基地,然后将产品出口至美国。1995 年,因墨西哥比索贬值40%,该国出现了严重通货膨胀,推动了劳动力成本上涨,对较小的模塑商造成了冲击,但却令从墨西哥进口产品的美国企业大大受益。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同为美国重要采购与投资目的地的越南在2008 年也发生了类似的境况。随着贸易壁垒的消除,运输效率的提高,全球采购蓬勃发展起来。与此同时,规模较大的企业迅速掀起了进入亚洲、南美以及中欧和东欧的新兴国家建立并扩大业务的风潮,这将帮助他们获得竞争优势,即更低的成本,更大的利润空间,更快的增长,以及夺取当地市场份额的潜力。塑料加工商和供应商快速跟随他们的终端客户向海外扩张,特别是在汽车、电子和电器领域。那段时间,美国本身也在不断吸引着外资的流入。尽管有些美国塑料企业从全球化中收获了累累硕果,但也有些企业的业务受到了外包和境外生产的挤压。他们不得不关闭工厂,裁减人手,供应链也被掏空。在进入21 世纪后,这些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一度过热的外资和全球化风潮在1997 年略有降温,当时亚洲爆发的金融危机提醒世人,新市场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而且,如果某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发生变化,相互联系的全球经济很容易受到连带影响。相比其他竞争对手,中国受危机的影响较小。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中国对出口的依赖仍然不断加重,特别是在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在塑料行业内,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到中国组建合资或独资企业,价格低廉的中国产品大量涌入全球市场,其中包括模具、机械、零部件等,总之是应有尽有。在2003 年,中国还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中国对原材料和能源的强大需求推动了石油、原料、树脂、金属(用于模具和机械)和货运价格的空前上涨,促使中东打响树脂产能大战,并殃及塑料加工企业。就在源自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国外投资者开始对中国日渐上涨的成本产生忧虑,纷纷将生产转移至印度和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国家。
但是,危机的不断加深使一切都发生了逆转。商品和能源价格暴跌,数百万人的失业致使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回落。现在唯一缺少的要素就是可持续的全球市场需求。而同时,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对全世界携手应对危机也构成了威胁。
- ·2015-2019年化纤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镍氢电池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钟表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年中国超导限流器调研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眼镜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2013年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市场调研报告
- ·2013年中国盾构机市场调研报告
- ·2013年中国液压支架市场调研报告
- ·2013年中国光伏逆变器市场调研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李兆会:中国民企最年轻的掌门人
- ·张轩松:“农改超”永辉模式
- ·周国辉:怡亚通供应链的革新者
- ·周庆治:低调的南都集团掌门人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陈智:铜锣湾“王国”浮沉录
- ·邓伟:亿阳集团领军人
- ·宋德安:书写“德胜钢铁”神话
- ·李黑记与传奇“东岭”
- ·徐培发:地产勇士与“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