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食品发展势头良好
近年来,我国绿色食品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了进一步发挥绿色食品在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05年,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全面启动。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基地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走出了一条以绿色食品品牌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新路子。
目前,全国已有240个单位(199个县、41个农场)创建了312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总种植面积7538万亩,总产量4221万吨,基地对接龙头企业816家,带动农户958.7万个,平均每个基地带动3.1万个农户,直接增加农民收入4.8亿元以上。基地建设不仅夯实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基础,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三增”。一是促进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现已建成的312个基地,有229个位于农业部规划建设的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种植面积占基地总面积的81.2%。二是提高了农产品安全优质水平。山东省金乡县通过创建30万亩大蒜标准化基地,有效提高了大蒜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9.9%。甘肃省庄浪县通过创建苹果基地,优果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商品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三是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行以“绿色食品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原料基地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 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既促进了龙头企业发展,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江西省通过创建绿色食品803万亩水稻、柑桔等基地,引来了中粮集团、超大集团、汇源集团等大型知名企业纷纷在基地县投资建厂,直接或间接带动民间资本投入20亿元以上。四是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四川省苍溪县创建10万亩猕猴桃基地,产量每亩提高50公斤,价格每公斤提高2-3元,每亩产值提高600多元,农户户均增收500余元。黑龙江省青冈县创建100万亩玉米基地,拉动县域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
通过几年的实践,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已成功探索出一个农业标准化生产有效模式:一是以县域为基础,整体推进。以市县为单位,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农业大县为重点,科学布局,整合资源,规模发展。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积极性,形成“地方政府组织、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参与”标准化生产的合力。二是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并有效运行七个体系:以落实县乡村目标责任制为保障的组织管理体系、以实施质量可追溯制度为基础的生产管理体系、以市场准入和连锁配送为手段的投入品管理体系、以农技推广和农户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服务体系、以综合治理为方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体系、以“品牌+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以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标识为重点的监测监管体系。三是推进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有机结合。通过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通过产业化,促进基地建设与龙头企业紧密对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品牌化,促进基地建设与产品认证有效互动,实现优质优价,体现标准化生产的价值和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部分地区认识不够,投入不足,发展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下一步,要认真总结经验,扩大宣传,搞好规划,强化服务,进一步创造环境和条件,推动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
- ·2016-2020年中国粮食加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中国食品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调味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烟草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进口食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有机食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食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有机食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食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李兆会:中国民企最年轻的掌门人
- ·张轩松:“农改超”永辉模式
- ·周国辉:怡亚通供应链的革新者
- ·周庆治:低调的南都集团掌门人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陈智:铜锣湾“王国”浮沉录
- ·邓伟:亿阳集团领军人
- ·宋德安:书写“德胜钢铁”神话
- ·李黑记与传奇“东岭”
- ·徐培发:地产勇士与“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