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服装

安徽服装业如何实现健康发展

2008-10-17 中国轻工业投资网
 

我国服装产业转移已是大势所趋,安徽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单纯从承接东部服装制造业转移的角度来看,安徽区位优势较为明显。从地理条件看,安徽向东紧临服装产业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交通网密集、发达,陆路、水路、航空条件都具备;从资源条件看,安徽不仅是国内棉花主产区,也是羽绒生产基地。另外安徽是劳动力输出大省,低廉的劳动力也是优势之一。

 

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种产品的加工深度和产业链的延伸。安徽省必须依托各方资源,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集群,以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具有安徽特色的竞争优势。

 

从目前国内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来看,推动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三种主要驱动力量分别是:服装龙头企业、服装外贸出口以及服装专业市场。由于安徽缺乏占绝对领导地位的成熟的服装龙头企业,因此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依赖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领来发展集群难以实行。尽管目前有部分国内一线品牌,如七匹狼、太平鸟、太子龙、九牧王,相继在安徽建立加工制造基地,但这些企业往往只是把安徽作为低成本加工的生产基地和品牌内销的物流基地。

 

目前,安徽外向型服装加工企业由于常年接到的外贸订单大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这使得安徽本地的服装加工业普遍存在加工质量不高,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问题。此外,服装制造配套的面辅料采购也基本上依赖于从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广东等地采购,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些都为安徽本地服装工业产业链的升级带来较大的困难。再加之从总体布局上来看,安徽服装加工企业分布零散独立,无法形成集群成本优势。而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徽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形成真正的服装产业集群。

 

尽管安徽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劳动力充足,但是目前安徽本省的服装产业工人的平均工资已经非常接近沿海地区,并无明显成本优势。此外,由于服装厂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不愿意进入服装厂工作,即便安徽本地的服装厂也普遍出现用工紧张的局面。

 

单纯依靠承接东部沿海的服装加工制造的转移,仅仅以低成本战略作为主要竞争手段,并且希望以此来拉动整个安徽服装产业集群建设,在目前的大形势下已经显得不合时宜。

 

安徽省必须依托自身资源,通过地方政府对地方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产业进行扶植,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集群,而形成优势的前提是要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战略,全省需要对本省产业有一个明确的总体发展布局,各地要形成独特的发展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以逐渐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具有安徽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发挥资源共享效应,形成“区位品牌”。

 

目前“安徽服装第一镇”孙村镇已有服装企业及配套企业上百家,初步形成外向型服装加工生产基地,可考虑进一步强化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加工质量和产品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六安、滁洲、安庆等地可考虑充分利用羽绒、线绸、棉纱等原材料优势,形成羽绒、线绸、棉织生产加工基地;皖北地区借助原材料和劳动力优势,推动皖北服装基地和服装产业工人输出基地的建设。

 

目前,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大多属于专业市场依托型集群,从最初的前店后厂逐步发展而来,依托专业批发市场,通过区域内或邻近地区专业市场进行经营,从而带动区域服装加工制造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比较典型的如广州白马、杭州四季青等。这类集群占全部服装产业集群的60%以上。

 

安徽真正意义上的一级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始于200410月安徽白马服装城的开业,由于安徽白马前期运作的极大成功,在丰厚的商业地产利润刺激下,安徽服装专业市场在资本的驱动下迅速发展。目前火车站站前路1000米的地段汇集了包括安徽白马在内的7家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安徽服装专业市场从无到有,从缺乏到过剩仅仅用了3年左右的时间。目前以安徽省服装商会为代表的行业协会,也正试图沿着“优先发展市场,以市场带动产业”这一总体思路来引领安徽服装行业发展。但是这一发展思路有两个问题有待解决:

 

首先是市场自身健康发展的问题。

 

从外部因素来讲,安徽周边已经存在一些大型成熟专业市场,如杭州四季青、常熟招商城乃至武汉广州的专业市场,这些市场对安徽仍然存在很强的辐射力。

 

从内部因素来看,安徽本地大量的服装专业市场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建设起来,事实上已经远远超出了市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时,合肥区域经济自身辐射力有限,再加之目前各专业市场定位的雷同,内外部因素都决定了短期内市场面积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重复性的建设,为了争夺有限的客户资源,各专业市场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恶性竞争,这为各个市场的发展都带来不利影响,形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其次是单纯发展专业市场,难以和生产型企业形成有效对接,市场与工厂间形成两层皮的关系,各自独立发展难以形成合力。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有一个历史规律:市场和产业的良性互动。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十年前的发展模式能否在今天的安徽依然有效,却有待商榷。

 

中国现有的专业市场依托型服装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以专业市场为依托而发展起来,这与我国服装业发展历史背景有关。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整个国内服装市场尚处在品牌化运作的初期,现有的很多优势服装品牌相当一部分都是从最初的批发经营开始做起来的,随着国内服装市场的消费升级和竞争的不断加剧,部分服装企业从原来的批发式经营逐步转变为品牌化运作,形成了大部分现有的品牌。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当时的服装专业市场在带动服装产业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时过境迁,目前我国的服装行业早已进入品牌竞争阶段,甚至已经进入了资本化运作的高级阶段,并且伴随着入世以后国外品牌的大举进入,国内服装市场品牌竞争已日趋白热化。

 

此外,商场、大型购物中心、大型连锁超市、特许加盟店、连锁专卖店、电子商务等各种服装营销渠道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服装专业批发市场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现代品牌运作对于专业市场的依赖性也大为降低。现阶段品牌,尤其是中高端定位的品牌,其运作已经完全可以独立于专业市场之外。

 

市场与产业互动模式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一些新进展,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市场与产业的两个层面之间,需要有本地品牌这个层面来进行衔接。现有的国内成熟的专业市场拉动型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批量的本地品牌,最终实现了市场、品牌和产业三层面之间的良性互动。此外,尽管目前全国很多服装专业市场在功能上已经进行了非常大的拓展,从过去传统商品的具体交易转向商品的展示,品牌的展示、采购的中心;技术研发的中心;物流的中心以及接受国际订单的中心,这样一种市场功能的拓展,但是它背后还需要依赖很大的产业集群的支撑。现阶段单纯依靠市场来拉动工厂,已经难以奏效,事实上安徽本土品牌的建设已经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节点。

 

为加快本土品牌建设,目前安徽也做出了种种努力。比如在建中的中国合肥服装创新产业基地得到了沿海服装企业的热切关注。这是一个以服装生产加工为主导,集科研设计、高级人才教育、展示销售为一体的专业产业园。园内将设立服装设计中心,服装培训学校,计划入园企业将达到200多家。届时产业基地将集聚上下游服装生产及配套企业,有效完善安徽服装的产业链,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然而,建设一个品牌显然要比建设一个标准化厂房艰难得多,安徽本土品牌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人力资源是关键。

 

安徽既是能源大省、服装原材料大省,也是一个拥有6800万消费人口的市场大省,同时,安徽也是服装人才大省。安徽在外打工人员超过1000万人,在沿海服装企业中,接近30%的服装工人是安徽人,在长三角有几十万安徽人从事服装行业,大约有10万高素质的安徽籍服装职业经理人活跃在省外服装企业。

 

此外,本省的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和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东方巴黎服装专修学院、合肥服装学校等一批开设了服装本专科及职业教育的大中专院校,每年培养了大量的服装专业人才。

 

然而现实的状况却是,本省培养的大量优秀人才最终却选择了“孔雀东南飞”,由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本地人才都留不住,就更不用说去吸引外地优秀人才了。人才流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安徽本地服装产学研之间的配合也没有实际的提高。产学研的相互严重分离,造成了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教学研究机构很多时候不需要进行营利的创造,另一方面是企业对于科研院校的功能和优势不了解。

 

在这方面安徽相关行业协会和管理部门可以学习台湾的一些做法。当年的台湾在将研究院校和企业进行挂钩的时候设置了一个中间的层次,他们有专门的部门来负责这方面的衔接,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交流的平台,而中国现在在这个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科研机构里研究的大量成果和剩余智力资源,有很多不能直接转化成为生产力,还有部分的研究与市场脱轨,缺乏时代价值。本地资源的利用尚且如此,对外部资源的利用也就可见一斑了。

 

安徽服装的发展必须以集群化发展为大方向,安徽服装不缺资源,缺的是对资源的高效整合。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