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运费双涨 中小纺织企业腹背受敌
国际油价一跺脚,很多行业都要抖三抖。1月2日国际原油价格盘中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创下了每桶99.62美元的历史最高收盘纪录。2005年大约每桶50美元的石油,两年时间将近翻了一番。外贸行业仿佛被推倒了一串多米诺骨牌,成本增加的痛苦骤增。这一点在纺织化纤为代表的中小企业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据了解,国际油价的上涨具有放大效应。油价每涨10%,国际海运费就会提高50%,涤纶面料就会增加20%的成本。而今年人民币升值屡破纪录,外部采购被汇率上涨消化,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劳动密集型为特色的中小企业竞争力不断弱化。作为石油生产链条的“神经末梢”,中小企业无疑是痛苦的最敏感者,油价破百美元令这些企业雪上加霜。
原料价格略闻涨声化纤企业利润降低
油价上涨带来的压力,首先压迫的是跟原料接近的化纤企业。而服装企业目前所受影响还较小。
国际油价上涨,以石油为原料的PTA(即精对苯二甲酸,生产聚酯切片的主要原料)、MEG(即乙二醇,生产聚酯切片的另一原料)价格也会随油价上涨而上涨。以化纤行业为例,原料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如涤纶纤维中PTA、MEG原料成本所占比重在80%以上。作为石化产业链末端的合成纤维企业,只好被动地接受高成本带来的利润抵消,生意不好时的毛利率不足6%而利润率不足2%。
在2002年国际油价从20美元/桶开始上涨到2005年中期达到55美元/桶以上之前,合纤产品价格涨过一波,在一定程度上向下游转嫁了成本压力。但2007年以来,油价从50美元/桶狂飙突进至目前的100美元/桶,合纤产品价格却始终在低位震荡,不能将成本转移到纺织服装企业中去,化纤企业就成了“夹生饭”。
广州美纶布行经理吴先生证实,虽然油价上涨,但是化纤面料的价格上涨并不大,对下游的服装企业影响有限。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家广州本地的服装企业,负责人都表示,目前还没有受到原料的压力。据了解,目前PTA现货价格略有上调,外盘合同货与现货价格都在840美元附近甚至偏上,国产PTA报7000元/吨,进口PTA报价6900元/吨,中国的聚酯工厂的平均PTA成本都在7400元/吨甚至以上。不过国内连续建成投产的PX、PTA项目弥补了曾经长期困扰聚酯企业的原料缺口,供应相对充足。
但对于一些小型的生产面料的纱线厂来说,日子也并不好过。
“现在压力非常大,影响很大。”惠州市新荣昌纱线厂总经理陆先付说,作为一家生产面料的小企业,其原料DTY的每吨价格在这段时间里就上升了800元,去年全年上涨了2000元左右。虽然DTY每吨的价格在13000元左右,上涨的幅度也并不算惊人,但是对于小企业依然是不小的负担。
“成本上去了,但是商品的价格没上去。”陆先付说,“我们现在只好控制内部成本,做一些附加值高的订单,来冲消油价上涨的影响。”
虽然服装行业目前还没受到全面冲击,但专家表示,从石油炼成聚酯等石化成品,到聚酯切片,接着到纱,再到布和面料,中间过程较长,价格的传导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价格会相对滞后显现,但涨价的趋势不可避免。
不过有关人士表示,经过多道环节的消化后,对服装业的冲击或会逐渐减轻。
海运费“油涨船高”企业成本增大
海运成本的提高则是各行各业都遇到的情况。由于油价从2007年年初的每桶50美元涨至年末的近100美元,2007年全年的海运费用上涨了一倍还多。泛太平洋运价稳定协会组织(TSA)在2007年5月起就调高海运费,包括中远、中海、马士基、美国总统轮船、韩进海运等大公司都相继在去年提价。而随着油价的进一步上涨,这一涨价趋势还将持续。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运费的提高都让企业牵肠挂肚。
这一涨价大潮主要是干散货的海运价格上??始即一路上扬,铁矿石、部分谷物、食糖等的海运费已经高于商品本身的离岸价格。当然,这部分的海运价格上调主要影响的是钢铁和粮食等行业,对于一般的出口企业影响不大。
“目前我们主要做的是FOB合同,就是客户支付离岸价,海运费用由买方全包。”广东创生不锈钢公司的经理陈劲松告诉记者,公司对外的出口考虑到产品安全和油价上涨,已经主要采取了离岸付款,只有去欧美的一些货物采取包船价(CIF,即卖方包运费)。陈劲松介绍,由于中小企业的出口商品主要由集装箱运输,单位成本可以摊薄,“虽然我们的不锈钢产品比较重,运费占了很大比例,但总的来说还没太大影响,而且目前船公司还没有跟我们提涨价的事。”
广东当地的一些中小企业其负责人均表示,由于普遍采取了FOB合同,目前运价上涨还没有给他们带来直观感受。
据金元证券航运分析师魏芳介绍,与干散货相比,中小企业所依赖的集装箱业务发展比较“温和”,目前及未来几年集装箱运力增长与对运输市场的需求增长大致平衡。从需求角度看,各航线运价提升有限,2007年运价水平基本增加了10%,2008年也大体会维持在这个水平。
但是,还是有不少身在一线的企业感到了压力。据计算,由于油价占海运成本的比例大约为10%,油价每涨10%,国际海运费就会提高50%,仅上海至中东的集装箱海运价格在最近几个月内上涨了近一倍。而一旦海运费的比重从10%上升到20%,出口企业的利润就相当于被海运费吃掉了一成。另外,由于海运价格上涨,国内订舱十分吃紧,竞争力弱的企业往往会因此丧失商机。
目前,许多企业选择在出口时签订FOB合同,进口时签订CIF合同。航运专家表示,由于FOB合同是过去签署的,因此,现在国外买家必须承担运费的提升,但企业未来的合同是否还能维持目前的离岸价位,还是会被外商压价,就要看以后油价的走势了,中小企业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放眼长远,早做准备。
- ·2016-2020年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服装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合成革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皮革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童装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皮革行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及建议报告
- ·2010-2015年中国纺织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0-2015年中国服装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0-2015年中国皮革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家纺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李兆会:中国民企最年轻的掌门人
- ·张轩松:“农改超”永辉模式
- ·周国辉:怡亚通供应链的革新者
- ·周庆治:低调的南都集团掌门人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陈智:铜锣湾“王国”浮沉录
- ·邓伟:亿阳集团领军人
- ·宋德安:书写“德胜钢铁”神话
- ·李黑记与传奇“东岭”
- ·徐培发:地产勇士与“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