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宏观数据 公布

【南方日报】二季度宏观数据今公布经济复苏渐成定局

2009-07-16 中国轻工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将介绍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期待已久的上半年统计数据将在今日公布。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将介绍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在数据公布之前,早已有很多专家和机构对数据进行了预测。专家估计,二季度GDP增速会出现明显回升,约在8%左右。对CPI和PPI数据,多家机构预测同比仍将下降。此外,发电量会首次由负转正,而进出口降幅也会明显收窄、投资快速增长、消费持续旺盛、货币信贷快速增加,种种迹象都显示,经济复苏渐成定局,二季度数据将进一步体现出复苏趋势。

  【GDP预测】6.9%—7.5%之间全年“保八”可能性较大

  “预计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5%,受去年基数的影响,全年经济增长率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GDP增长将达7.5%—8%。”国家信息中心信息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表示,全年GDP有望呈逐季反弹的态势。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GDP一季度已经实现了6.1%的增长率,二季度预计将达到7.4%,三季度会超过8%,四季度近9%,今年经济“保八”问题不大。

  “目前,GDP的惯性下滑已经得到遏制,经济触底反弹迹象明显。”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预测,二季度GDP增速应该在6.8%—7.5%之间,今年下半年有望达到8%—9.5%的增速。

  业内专家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在6.9%—7.5%之间,而由于去年基数原因以及“保增长”措施逐步显现,全年GDP有望呈逐季反弹的态势,中国经济“二次探底”几无可能。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表署名分析文章认为,根据今年4月和5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及走势,2009年二季度GDP预计可能接近8%,呈现较为明显的止跌回升之势。

  【CPI、PPI预测】两项核心数据依然为负

  对CPI和PPI数据,多家机构预测同比仍将下降。国泰君安预计,6月CPI同比增幅可能为-1.3%,PPI同比降幅可能维持7%左右的水平;中金研究所的报告显示,6月CPI和PPI的同比降幅分别为1.3%和7.4%;申银万国预测6月CPI和PPI同比增幅分别为-1.5%和-7.8%,均大于5月的下降幅度。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学家高辉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CPI、PPI两项核心数据依然为负,但降幅会明显缩小,预计在0~1%之间。”

  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分析师祝宝良及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对6月份CPI预测为-1%;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对6月份PPI同比给出了-7.6%的最大降幅,刘煜辉的预测值为-6%。

  高辉清也认为,6月的PPI依然为负是毫无疑问。“而从日前公布的一些产品价格涨跌情况以及数月来的涨跌走势来看,不难预测该数据降幅仍会缩减。

  【经济形势判断】通胀是否已在眼前?

  虽然CPI、PPI连续多个月为负值,但是,依然有很多专家表示,通胀其实正在逼近。

  哈继铭的观点是:“今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复苏已毋庸置疑,但尾随而来的通胀压力也不应被忽视。”

  哈继铭表示,从宏观来看,货币宽松、产业缺口少将构成未来通胀的前提。微观方面,上半年股市一路看涨、房地产交易量增长也近40%,如果以猪肉价格为代表的消费品价格也在未来继续上涨,中国经济将最终完成“股价涨、楼市涨、物价涨”的“通胀三部曲”。但综合来看,下半年的经济仍值得乐观,因为在政策支持和房地产投资加速的背景下,内需增长将弥补外需不足,今年全年增速有望回升至8%。

  他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复苏阶段,但通胀可能会在2010年到来。

  持有通胀观点的专家表示,今年以来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出现了复苏上升,对实体经济和信心恢复都起了正面作用,但如果不及时处理流动性过剩问题,资产泡沫可能会抵销了复苏带来的效应。

  而目前大量未完工项目在明年和后年会继续引发大量投资,从而在未来二、三年催生一个比2003年更大的资产泡沫,对家庭、企业、银行和中国政府部门的负面影响都不容忽视。

  但是,与此同时,还有很多专家认为,在目前经济没有完全复苏的情况下谈通货膨胀太早了。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王东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年底之前都不用考虑通胀的问题。与王东京有相同观点的专家们认为,现在企业仍在努力减少库存,民间投资仍未恢复,现在拉动增长的都是来自官方投资。换言之,所谓复苏并没有坚实基础,而社会上就业难、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等问题仍未解决,又怎能轻言“收紧”。

  “虽然经济有回暖迹象,但总的看来经济好转的形势并不是特别稳定,不应该在经济刚有点回升势头的时候把它打压下去。”高辉清告诉本报记者。

  在他看来,政策大调的结果只会得不偿失。“所以,微调倒是有可能。”主要是针对资产市场出现的泡沫问题。而决策层近期不断提到的结构性调整,体现的是短期应急措施向长期企稳增长的衔接和过渡而言的,毕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才是政策调整的最终目标。

  原文发布地址:http://www.nanfangdaily.com.cn/nfjx/200907160020.asp(南方日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