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中国车企

【中国产经新闻】中国车企争相竞购宾法 谨防车市洋设计“水土不服”

2010-12-17 中国轻工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继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后,日益壮大的中国车企再度燃起对海外收购的热情。中国车企收购的将不再是整车或汽车零部件企业,而是汽车生产的灵魂链条——汽车设计公司。

    继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后,日益壮大的中国车企再度燃起对海外收购的热情。中国车企收购的将不再是整车或汽车零部件企业,而是汽车生产的灵魂链条——汽车设计公司。

  据意大利媒体11月份报道,曾经为多家中国车企担任车型设计的意大利著名汽车设计公司Pininfarina(宾尼法利纳,简称“宾法”),或将反过来被中国车企收购。北汽、华晨、江淮等数家车企有意竞购宾尼法利纳。宾尼法利纳目前正在收集潜在购买者的意向,尚未对此予以公开置评。

  在国内,很多自主品牌车型严重缺乏成功的车型设计,这导致我国自主品牌在早期的车型生产上有着严重的模仿痕迹。这次海外竞购被业内人士誉为“中国本土汽车业在设计空白上的一次突围”。

  渤海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冯冲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海外竞购从整车到设计公司,表明本土汽车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目前国内汽车设计研发水平整体偏弱,收购宾法,可以从中吸取技术、促进研发、提高内涵、提升竞争力等,是有利于本土车企发展的。”

  然而,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却表示:“这次竞购并不能说是一个进步,不排除是由于宾法名气所吸引的因素,单凭这个案例,不足以反映出观念上的转变。实际上,宾法已将主营业务从汽车设计转向电动汽车研发和生产,因此转型后的宾法或许不能再称之为汽车设计公司。”

  早在2009年初,拥有79年历史的宾法就宣布放弃未来所有和其他汽车公司合作的机会,在现有的合同于2011年到期后,将不再接单新车制造与设计业务,并声明以后的宾法将只生产电动汽车。这也就意味着,国内车企目前即使购得宾法股权,也只能利用其电动车研发的资源。

  “宾法转型电动汽车研发和生产,虽然吻合我国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方向,但是宾法并不具备电动汽车生产的经验,而且收购宾法的财务风险也较大。另外,从中国企业收购国际知名汽车公司的经验来看,收购后的整合和运营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往往失败案例居多,因此中国企业收购宾法需要格外谨慎小心。”黎雪荣说道。

  冯冲也表露出相同的担忧,他表示,“汽车设计这个行业的技术更新很快。收购回来,虽然技术都归国内所有,但是后续的研发能力还需接着投入。一旦国内只是收购回来,不再进行后续的研发,一味地吃老本是撑不了多长时间的。”

  近几年来,在自主品牌蜂拥至国外寻求“洋设计”的同时,国内的独立汽车设计力量也开始崛起。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近50家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落户中国,自主品牌设立的研发和设计中心更是数不胜数。相比于宾法等国外的汽车设计公司,国内汽车设计公司的价格优势更加明显,也更加适合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低价竞争之路。

  正是由于宾法的汽车设计业务相比中国汽车设计成本过于昂贵,使得竞争力大大降低,客户减少,亏损增加,因此宾法才将主营业务从汽车设计转向电动汽车研发和生产寻求新的出路。“即使中国汽车企业收购了宾法,也很难使得其设计成本下降,也难以吸收其设计理念。”黎雪荣说。

  原文发布地址: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1217/20329126227.shtml (中国产经新闻 )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