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央行加息

【中国产经新闻】央行加息左右为难

2010-12-22 中国轻工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在经济复苏缓慢乏力及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下,英格兰银行陷入了加息两难的窘境,这样的窘境也正在中国出现。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经济复苏缓慢乏力及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下,英格兰银行陷入了加息两难的窘境,这样的窘境也正在中国出现。

  12月18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多数央行的政策工具,都存在两难,想使得手里少数几项货币政策的工具,要满足所有不同利益群体的要求,是很困难的。”

  中国加息的两难也同样表现在防通胀和保增长上。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实体经济方面,无论加息多少,都会对利率敏感的传统企业造成一定影响。加息将使传统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负债率高的企业压力更大,企业的投资欲望也将会削弱。尽管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比较稳定,但相比于其他领域,实体经济压力仍然较大。

  同时,加息对消费领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加息必然会提高储蓄的吸引力,倘若持续加息或大幅加息,将会抑制潜在的消费,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不加息又难以遏制通货膨胀。最近一段时间,央行频频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图通过这种“偏软”的手段解决通胀问题。但现在看来,效果并不太明显。“遏制通胀绝非是上调准备金率能解决的,流动性过剩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也需要一系列的政策去解决。提高准备金率虽然也是货币紧缩的一种政策,但杀伤力远没有加息大。”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在马遥看来,现阶段保增长和防通胀的矛盾已经极其尖锐。按照经济理论,3%的通货膨胀率即为警戒线,而我国11月CPI上涨5.1%。在经济结构转型完成之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是依靠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拉动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这本身就会引起通胀以及通胀预期。如果说2010年上半年防止经济过热与管理好通胀预期是焦点问题,那么进入下半年,防止通胀预期与防范经济超预期下滑将成为关键。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的2010年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已经连续3个月持续下滑,离50%的“牛熊分界线”仅一步之遥。“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政策的适度宽松是防止经济出现超预期下滑的措施,但是防止通胀又需要政策从紧。同时随着经济刺激政策对经济增长驱动效果的逐步减弱,如果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没能接过保增长的大棒,那么依然需要依靠外生力量来维持经济平稳,这就更加难以实施适度从紧的政策。”马遥说。

  “在保增长和防通胀之间,加息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防通胀。”马遥说。过去我国长期通过大投资大贷款推动经济增长,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通胀不可避免。过低的银行存款利率导致资金过度流入资产市场,推高了资产市场的价格,助推资产的泡沫。在高通胀预期的背景下,加息已然是迫在眉睫。当然,央行在这个两难的境地如何操作加息一定要慎重,要全盘进行考虑。

  对于此次加息两难的反思,贺军表示,由于中国没有真正独立的货币政策,调整利率的权利不在央行而在国务院,货币政策首要的任务是为经济增长服务。中国货币政策不是基于宏观经济的中立分析和维持长期稳定的目标,而仅仅是为短期的经济增长服务。如果经济增长出现问题,政府往往采取强力干预甚至直接决定货币政策。而这往往会矫枉过正。如今的通胀就是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后来的10万亿信贷导致的后遗症。

  原文发布地址:http://finance.ifeng.com/news/20101222/3099968.shtml (中国产经新闻 )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