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恒天然 乳业

恒天然重新布局在华乳业战略

2007-11-15 中国轻工业投资网
 

  历经多次洗牌的中国乳业市场又将面临变局。全球第六大乳业巨头、20年前就深耕中国市场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正悄然从幕后跃上前台。115日,恒天然全球CEO安德鲁·费瑞先生和中国区总裁鲍勃·梅杰先生在京首度拜会《中国产经新闻》等6家高端经济媒体,勾勒出恒天然中国战略的基本脉络。

 

     “合作”出的全球跨国公司

 

     刚一开始,安德鲁·费瑞的一番介绍就激起了记者进一步探究的兴趣,那就是恒天然的股份合作模式。

 

     从理论上讲,股份合作制一般适用于小型企业。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作为全球第六、新西兰最大的跨国公司,恒天然竟然是合作制公司。

 

     恒天然全球CEO安德鲁·费瑞说,恒天然由11600名奶农共同拥有股份,是100%的合作性质公司。恒天然商贸(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学研介绍说,恒天然没有政府的参与,奶农既是工人又是股东,恒天然集团董事局由9名从股东中推举出的董事组成,另有4名独立董事。同时,一个由45名股东组成的独立股东委员会对集团运营表现进行审核和评价。

 

     在恒天然,奶农的双重身份必然增强其对公司业务的关注,从根本上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形成了“血乳相融”的企业发展观,产品销往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收入近90亿美元。根据去年荷兰银行的排名,恒天然位居全球第六大乳业公司。

 

     重新布局中国战略

 

     对于恒天然来说,重新布局中国市场是其调整全球战略的一枚重要棋子。交谈中,目光犀利的安德鲁·费瑞介绍说,恒天然的全球战略已从原来传统的乳制品出口转向在全球范围内经营乳制品业务。

 

     恒天然进入中国已经20年了,为什么最近才大踏步从幕后走向前台?从介绍中可以看出,一个原因是新西兰的产奶量已不能满足“胃口”,其必须另寻“战场”;而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乳制品市场12%18%的年增长率。面对如此诱人的“蛋糕”,恒天然自然不会再沉默下去。

 

     为了成功发力,蛰伏20年的恒天然确定了雄心勃勃的战略目标:从“进口商”转变为“参与者”,构建全面的、覆盖“从牧场到消费者”整个供应链的本地业务,在中国成为领先的乳品公司。恒天然中国区总裁鲍勃·梅杰说,恒天然在中国的业务范围很广,消费品业务只是其中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涉及原料业务、牧场业务和餐饮业务。这四大类业务都是恒天然熟悉的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业务水平。

 

     占领高端市场

 

     外来的和尚不一定能念好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抢滩中国市场的达能、帕玛拉特、菲仕兰等,遇到了一个相同的问题:水土不服。作为外来者,恒天然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谈及恒天然的“战术”时,鲍勃·梅杰笑容可掬地说,一是加快发展本土采购,实现高质量的原奶;二是持续发展高端产品;三是上市计划已经提上日程。

 

     为实现本土化和大做高端文章,2006年恒天然大手笔投资1.07亿美元购入三鹿集团43%的股份,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的一笔外国投资。恒天然与三鹿联姻后,成立三鹿高端乳品事业部,携手经营安满和安怡等高端市场品牌。除此之外,恒天然可以利用三鹿已有的营销网络,加快实现本土化营销。

 

     奶制品的关键在奶源。恒天然全球CEO安德鲁·费瑞说,确保高质量牛奶的稳定供应是其在中国成功的关键环节。为此,今年4月,恒天然集团与河北省唐山市汉沽管理区政府宣布签署土地租赁协议,与三鹿共同投资建设一个大型牧场,牧场首批3000头奶牛全部从新西兰进口,建成后可年产2000万—2400万升原奶。这家总投资1.44亿元人民币的牧场将于2008年年初正式投入生产。

 

     目前中国乳业已进入综合竞争时代,争夺的核心也转移到技术、品牌和资本上。在激烈的竞争中,在中国修炼20年的恒天然已全面发力,其最终表现确实值得期待。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