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乳业市场 格局

乳业市场“双雄对峙”格局凸显

2007-09-19 中国轻工业投资网
 

  8月底9月初,经历了“奶农杀牛”、“禁赠”等风波之后的中国乳业迎来了又一轮真金白银的碰撞。从众公司公布的上半年报看来,伊利和蒙牛无论是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总额的绝对数字,还是与往年同期相比的增长率都远超其他的国内乳品企业。中国乳业的“双寡头”格局至此已形成。

 

     光明掉队双雄绝立

 

     据伊利股份(6008872007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上半年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93.25亿元,较去年同期稳健增长17.55%,利税总和为8.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37%:其中,实现净利润2.44亿元,并上缴税收6.13亿元,同比增长20.67%。伊利在保持稳健增幅的同时,其17倍暴增的高端产品格外引人关注。

 

     蒙牛今年上半年在液态奶领域频频发力,伊利与蒙牛今年上半年业务的总额有望整体突破180亿大关。

 

     与前两者一起并称为中国乳业的第一集团军的光明乳业,从日前发布的上半年报看来,尽管其上半年赢利取得12.4%的同比增长,但由于营销费的大幅攀升,其营业利润同比下降了68.1%,且增幅中包含了因达能撤销其“碧悠”品牌代理权而获得的8000万元赔款。这样看来,光明已经暂时跌出了中国乳业的第一集团,短期难以回归。就连光明新帅郭本恒自己也称:光明复苏尚需三至五年。

 

     双寡头优势突出

 

     细观两家乳业巨头半年来的动作和数据,二者不同的发展策略已初现端倪。

 

     据伊利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伊利奶粉业务快速增长,所占业务结构随之攀升,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4个百分点,达到13.85%的历年最高水平。其毛利率则达到了35.99%,成为伊利所有业务中的冠军,其中国奶粉市场第一品牌的优势愈发巩固。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伊利高端产品业务的暴增。伊利旗下的“金典”系列产品比去年同期增长17倍,成为伊利集团中名副其实的“金牌产品”。冷饮作为伊利的传统优势项目,创收17.32亿元,继续保持了将近25%的增幅,连续12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再加上酸奶等业务同样呈现出的强劲爆发力,连续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伊利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表现十分突出,目前业已超过伊利业务总额的40%,趋近发达国家乳业巨头的业务结构。

 

     高端产品的全线飘红,意味着伊利集团完成了持续多年的业务结构调整:原先在伊利产品结构中占重要比例的液态奶上半年收入增长为12.77%,为高端产品的后续发展释放了更多空间。

 

     与此相对应的是,以液态奶起家的蒙牛乳业在液态奶上表现出的迅猛增速,使其主营业务收入和增长比率皆呈现一副大好局面。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蒙牛在马鞍山、眉山等地投产或新建的8个项目中,所有生产线全部用来生产液态奶。专家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液态奶仍将是蒙牛赢利的绝对主力。

 

     稳健增长对撼税收优势

 

     如果用速度衡量中国乳业“双寡头”的发展,蒙牛的发展势头相对更快,如若比较整体赢利和管理能力,伊利集团则高出一筹。

 

     发展速度反映了二者发展策略的不同,但税收待遇的区隔则成为了良性竞争的阻碍。据悉,作为我国乳业巨头中唯一一家内资企业,伊利每年企业所得税的税赋率是31%。仅今年上半年,利税总和便逼近10亿元,但其纯利润仅不到2.5亿。而蒙牛则因“外资企业”和“国家级贫困县企业”的优势,企业所得税的税赋率仅为8.1%

 

     专家分析,重税无疑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内资企业的发展速度;同时也使得外资、合资企业在获得更大利润空间的同时,有充裕的资本进行营销投入和价格战,从而实现对内资企业的打压。

 

     尽管如此,2007年上半年,伊利仍继续保持了其稳健朴实的作风。牵手奥运的伊利集团在今年4月启动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最贴近社区的奥运主题活动“伊利奥运健康中国行”,通过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660个城镇、近2千个社区的覆盖,推动了“全民奥运”的普及。

 

     专家们对于伊利和蒙牛双雄并立的局面相当乐观。纵观伊利20062007年的发展脉络,产品、公益和奥运成为近期三大主题。专家分析,在公益事业上的持续投入,使得伊利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同。同时,随着2008年的临近,奥运能量将会得到更大释放,围绕奥运启动的系列活动将产生巨大的市场拉力。再加上伊利自2006年以来连续进行大规模产能投入,其效果将在接下来的2-3年中显现。未来3-5年之内,伊利仍将以稳健的增速引领中国乳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