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行业正经历史上最大变革
今年1月1日,中药饮片GMP认证迎来最后期限,大批企业因不符合认证要求或将面临关停,饮片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期。
但今时今日,饮片行业发展之路仍然弥艰:一是产业标准体系和管理规则尚未完全建立,二是中医药发展整体滞后和国家扶持政策缺失。以竞争激烈、企业规模小、设备简陋、管理粗放严重为特征的饮片行业迫切需要在生产、流通等各环节加快改革进程。此前,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已明确对包括饮片发展在内的中医药产业给予极大支持。亦相信,随着系列监管规范化措施的实施,具备先发优势的认证企业能够迎得较好的市场环境和有力的政策支持。然而,未通过认证的企业何去何从?通过认证的企业是否就此一帆风顺?现阶段,没人能给出完整的答案。
面对今天的挑战,大跨步的发展就在大后天。明天也许很黑暗,后天也许更黑暗,大后天阳光灿烂。但你有把握很好地活到大后天吗?投机固不可取,产业规范无退路!
此时,在全国已注册的中药饮片企业中,迄今具有中药饮片生产资格的企业只占整个产业的1/3,700多家企业未来面临关停。
这一结果并不出乎意料。在认证大限即至的一年来,中药饮片GMP企业认证通过率一直在艰难爬升。尽管行业的一场洗牌行将开始,但在“认证将会延期”的猜测中,企业的观望情绪延续至今。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付永德在接受《医药经济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药饮片行业企业数量庞大,集中度低,如果从产能来衡量,目前通过GMP的企业和未通过的企业各占半壁江山。
“认证对于行业的规范是一件好事,但行业接下来该怎么发展是个问题。我现在关心两件事,一件是未通过认证的企业未来的去向,另一件则是通过认证的企业怎样才能‘吃饱’。”付永德说。
三七开
“没有通过GMP的企业是何打算我也不清楚。”
中药饮片是我国中药产业的三驾马车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生产工艺落后、低价竞争、产品质量低下等诸多因素一直制约着饮片行业的发展。据几年前的一项市场抽查统计,部分地方中药饮片的抽检合格率只有70%,有些地方甚至不到50%。
针对这一问题,2004年,SFDA颁布了《关于推进中药饮片等类别药品监督实施GMP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04]514号)。通知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所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届时未在规定期限内达到GMP要求并取得《药品GMP证书》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将一律停止生产。
2007年是中药饮片企业GMP改造的收官之年。按照外界的预期,一批企业将会在最后期限内发起认证冲刺,然而现实情况是企业认证热情不高,观望情绪浓厚——以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甘肃为例,96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仅有甘肃亚兰特种药材饮片生产有限公司、甘肃众友药业中药饮片加工有限公司两家企业通过了GMP认证(详见本报2007年5月18日1版《中药饮片:矛盾中守望》)。
“饮片企业对GMP认证一直都不是太积极。”付永德半年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一开始由国家认证时通过的企业就不多,只有几十家企业,与企业总数相比相距很大,后来认证下放到地方,情况也没有大的改观。
时至认证大限,据统计,在全国已注册的1100多家中药饮片企业中,只有288家企业通过GMP认证,加之100多家已经通过认证检查但还没有拿到证书的企业,这样算来,未取得进一步生产资格的饮片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七成。
“这个数字很大!”付永德表示,但由于这部分企业大多规模较小、缺乏资金、盈利能力差,他们中的大部分继续进行认证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这部分企业的去向,业内有两种猜测:一是企业主动出击,寻求成为品牌企业的OEM加工基地;二是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由大企业收购,保留企业原有品种、技术和人力,实现对大企业产业链的补充。“其余的企业势必将逐步被市场淘汰”。
价格如鲠在喉
在一些证券分析人士看来,七成企业面临淘汰带来的是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中药饮片行业将迎来拐点。但付永德认为,受制于行业发展水平和政策因素影响,短期内,主流企业还难以承担整个饮片行业的发展大任。“按照现在大多数企业的GMP成本计算,如果年产量小于2000万元,就有可能亏损,而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企业普遍存在。”付永德说。
据粗略估计,目前全国70%左右通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企业处在亏损或亏损的边缘,开工生产的不足20%,大约有50多家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大多数企业都靠做成药维持生存,即便是类似一些饮片龙头企业,饮片也不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
导致此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中药饮片本身的特点是其中之一,由于品种多,技术工艺复杂,很多品种无法实现机械化生产,难以体现规模效应。但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中药饮片市场价格竞争畸形,主流企业不胜其累。
“饮片不像药品那样有批准文号等方面的监管,什么人都可以做,很多都是家庭作坊,因此正规厂家生产的饮片由于从设备、选材到生产工艺都有比较严格的标准,因而成本高,销售价格也高,在市场竞争中并不占优势。”广东省第一家通过饮片GMP认证的企业广州市药材公司总经理周路山告诉《医药经济报》记者。
安徽一家饮片生产企业对此亦有深刻感受:“我们和广州清平药材市场那边的客户洽谈的时候,他们常说我们的货太贵。但是据我了解,像清平市场里的中药饮片,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但很多客户就是只看价格不看质量。”
与此同时,当前饮片的定价机制也值得商榷。据记者了解,目前中药饮片定价采取的是限定最高零售价格,然而饮片生产受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市场价格却无法随行就市,规范企业经营的压力更为沉重。
“农副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药品价格却一降再降,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兑。对于饮片企业来说,不管是否通过认证,饮片照样可以在市场上卖,所以很多企业都不愿意去做。”上海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只有当价格在GMP认证的投入上有所体现时,企业才有积极性。”
而在很多企业看来,仅对生产企业实行准入,并不能完全杜绝低价饮片对规范企业的倾轧。“其实不能只管生产企业,还要对饮片使用单位加以监督,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企业和使用单位仅仅为了价格忽视质量,而从一些不正规的企业甚至小作坊购进不合格的饮片。断了他们的后路,这样可能会迫使未通过认证的企业不得不去做认证。”周路山最后表示。
- ·2016-2020年中国保健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6-2020年移动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中国医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中国大健康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中国中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中国医院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民营医疗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李兆会:中国民企最年轻的掌门人
- ·张轩松:“农改超”永辉模式
- ·周国辉:怡亚通供应链的革新者
- ·周庆治:低调的南都集团掌门人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陈智:铜锣湾“王国”浮沉录
- ·邓伟:亿阳集团领军人
- ·宋德安:书写“德胜钢铁”神话
- ·李黑记与传奇“东岭”
- ·徐培发:地产勇士与“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