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新农合 医药

8%:新农合带来药市高增长

2008-04-01 中国轻工业投资网
 

  新农村合作医疗作为医药产业崛起的第三终端,覆盖面广,涉及人群众多,其医药消费能力尚不及第一、二终端。但在目前中国医药市场的第一、第二终端基本被外资企业、国内大型企业垄断的情况下,中国本土众多的中小企业急需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和业绩增长点,此时,第三终端带来的广阔市场摆在了众多医药企业面前。成都新农合为药品市场带来了8%的增长率足以让行业相信,医药企业通过对第三终端的深入研究分析,制定合理的拓展策略,一定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个在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渐退出后,旨在为解决占全国近2/3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而设计的新型制度,是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项制度的建立,在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减轻农民医疗负担,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村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问题日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特别指出,中国市场的潜力特别是农村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要加大对农村市场的投入。同时还提出,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据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介绍,从2002年到2010年这段时间,所有财政增加的卫生投入将主要用于农村,“2006年,卫生部增加的40亿元的卫生费用中,70%甚至80%以上是用在农村的,包括农村的重大疾病预防”。

 

     笔者认为,随着国家对农村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新农合保障面的不断扩充和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农村药品市场将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以国产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工业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新农合大有空间

 

     笔者以新农合试点城市成都市为例,向读者重点分析新农合的医药市场发展情况。

 

     成都市自2003年试点推行新农合以来,由于政府重视、政策到位,农民积极参与,截至去年底,新农合已经覆盖到成都全部的18个区县、上千家医疗机构(主要包括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疗机构),全市已有约600万农民参加了新农合,累计覆盖家庭数量190万户,基本实现了农村人口的全覆盖。

 

     根据国家规定,从200811开始,成都市新农合筹资标准从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了100元。其中,农民个人仅缴纳20元,报销比例等待遇也将相应上调。此次提高筹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的受益程度,使全市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基本接近的医疗保障水平。

 

     2007年是成都新农合快速发展的一年。数据显示,成都新农合参合人数、就诊人次和消费金额都在高速增长。至第四季度,参合人数基本稳定。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数量达到460余家,如加上村卫生室,总数突破了1000家。

 

     成都的定点机构绝大部分还是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合计占据了总数的91.5%,医疗机构级别越高,起付线越高,报销比例越低,这一政策的制定,遵循了小病小治、大病转治的原则,鼓励参合人员优先到基层医疗机构就医,以确保有限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但笔者从分析2007年成都新农合下的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数据后发现:参与新农合的住院患者每次人均药品费用远低于卫生部统计的2007年全国平均水平的2061/人次。

 

  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了新农合个人帐户及统筹资金有限,保障率偏低,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参合人员就医诊疗的需求。相信今后随着各方筹资能力的增强,参合人员的医疗费用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医药市场争夺激烈

 

     新农合药品目录参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共收集了药品11319种,涉及厂家数量3690个。绝大部分药品包括优质低价类药品、常用药品已被收录进了可报销范畴,自费药品只占了6.22%

 

     据统计,2007年,成都新农合药品消费总金额为3.1亿元,为成都市药品市场直接带来8%的市场增长率。随着新农合的发展推进,这一比例还将持续上升。

 

     我们从新农合中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药品销售构成可见,作为具备一定综合医疗能力的县级医疗机构,主要包括(区)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占据了66.94%的药品市场份额。

 

     以常用抗感染药阿莫西林为例,作为一只成熟的广谱抗生素药物,由于质优价廉、适应面广,在成都新农合用药市场上销量较大。特别是在2007年下半年,阿莫西林的销售额逐月增高,月销售增长率平均为4.1%。目前,国内生产阿莫西林的厂家众多,2007年为成都新农合提供药品的厂家总数有60余家。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