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乳企

07年中国乳企销售净利率达2%~4%

2008-06-14 中国轻工业投资网
 

  随着6月的到来,纯牛奶的消费进入淡季,部分乳制品企业悄然开始降价。这已非减少利润的问题,而是为了减少损失。换句话说,在保质期内卖出去总比过期倒掉的好。不少企业其实早已处于亏损状态,没有利润可言。

 

     据中国奶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魏克佳对记者透露,2007年整个中国乳业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2%4%

 

     2007年下半年,随着原奶收购价格的提高,乳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2008年初,国内乳制品价格全面上调。

 

     与此同时,115国家发改委曾公布《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的实施办法》。《办法》中指出,牛奶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稳定必须得到保证,将对乳业重点企业的产品价格实施干预。

 

     颇受争议的临时价格干预,对于乳业市场所发挥的作用似乎有限。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网的监测表明:2008年一季度,全国监测城市鲜奶平均零售价格为每5003.01元,与上年同期的2.34元相比,增长29.0%。这也是城市鲜奶平均零售价格,自2000年以来的最大月涨幅。3月份鲜奶平均价格为3.16元,同比增长高达35.0%

 

     2007年前三个季度,因为养殖成本增加,全国约有60%的奶农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导致局部地方出现倒奶、杀牛现象。2007年饲料价格平均涨幅达30%,精饲料价格攀升得更快。9月底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保障奶农养牛的积极性。此后,原奶收购价格上涨比较快。”魏克佳如是说。

 

     2007年中国奶粉进口量为较2006年下降27.2%,奶粉出口量则增加201.5%,“这一升一降使得原奶供应更加紧俏”。魏克佳认为国际奶粉市场价格走高,成为牛奶涨价的另外一个影响因素。

 

     岁末年初正值牛奶的销售旺季,受市场需求的拉动,牛奶涨价成为一种必然。在乳品刚刚宣布调整价格不久,《办法》的出台,为乳品企业的市场调价设置了一道“门槛”。

 

     “据我所知,有的企业为了压缩成本,已经开始减员了。”《中国乳业》杂志社社长冯艳秋说,在成本压力之下,企业几乎动用了所有能够压缩成本的手段。

 

     “企业的成本已经到了无法再压缩的地步,如果一定要实施价格管制,假如我是企业的话,就只好选择减产了,否则生产得越多,亏得越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说。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表示:“由于原料奶价格连续上涨,加之中间环节的‘盘剥’,乳品生产企业生产经营液态纯牛奶不挣钱。为此,伊利集团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使高附加值产品份额提高到40%。由于高档奶消费群体基本稳定,这才使乳品行业的销售额整体呈上升趋势,企业才避免了亏损。”

 

     冯艳秋对高端乳品市场的价值同样予以肯定:“推出高端乳品,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开拓市场途径,他们很好地抓住了那些高端消费者的需求。”

 

     她同时强调,高端乳品对于企业的奶源要求比较高,这也促进了企业对于奶源基地建设的重视,有利于企业与奶农之间形成和谐利益共同体。

 

  如今,中国已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大乳制品市场,对牛奶饮品、奶酪、酸奶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强烈。

 

     “目前高附加值产品占中国整个乳制品消费市场的四分之一,在日本此类产品约占60%的市场份额,这一比重将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预计未来5年,牛奶饮品、奶酪和甜点、酸奶这三类产品将以每年22%38%31%的速度增长。”麦肯锡大中华区总裁高安德非常看好中国乳业消费市场。

 

     这对于乳品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此类产品的利润率比液态奶高出23倍。目前国内企业推出“伊利金典奶”等高端乳品,有力扭转了经营中的被动局面。此类企业也将成为中国乳业高端乳品市场的开拓者。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