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医药贸易 医药行业

中欧首次出现医药贸易逆差

2009-08-14 中国轻工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据医保商会统计,近年来,我国医药进出口一直坚持两位数增长,入口增幅一直坚持在 25% 30% 区间,入口亦步入快行道。

    据医保商会统计,近年来,国医药进出口一直坚持两位数增长,入口增幅一直坚持在 25% 30% 区间,入口亦步入快行道。就具体产品而言,预计我国在激进大宗化学原料药上的优势将得以保持,特别是抗生素、维生素、解热镇痛药、氨基酸等产品的入口有望继续增长,因为在局部大宗原料药生产方面,国的气候、技术和利息优势明显,国际市场上短时间内不会遇到过多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此外,大部分原料药产品作为下游食品、药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其市场需求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据此,大宗原料药产品即使出现价格下行,坚持现有入口水平似乎不存在过多悬念。而且医用诊疗设备和西成药等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的入口也会坚持一定增长,尤其是国企业在坚持现有中小型医疗器械比较优势的同时,正迅速凭借更多质优价廉的高附加值医疗设备产品和技术加大对国际高端市场的开拓力度,打自主品牌、建营销网络将是越来越多企业的努力方向。因此,尽管中欧贸易出于逆境,国医保产品入口仍能保持增长。

    今年上半年,欧盟仍为我国医药外贸第一大伙伴,双边进出口总额高达 15.12 亿美元;其中我国自欧盟进口达 37.5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 对欧盟入口达 37.55 亿美元,同比下跌 6.7%

    由于进口大幅增长,入口有所萎缩,中欧医药贸易多年来首次出现逆差。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下简称医保商会)副会长刘张林介绍,出现逆差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国际金融危机尚未显出触底的迹象,其对全球医药产业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各大跨国制药企业为缩减利息和提高生产效率,开始普遍紧缩支出、重组内部机构、调整研发重点、暂缓上马新项目等,国的外包和原料药企业深受其不利影响;其次,欧洲医药企业加大了亚洲等新兴市场的销售力量,力求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以减缓金融危机的有利影响;再次,国医改新政将直接带动内需的放大,大量关键医疗设备与技术以及质优价廉的西成药、生化药等的进口量势必上升。

    进口扩大 入口受阻

    从目前来看,此次逆差有两个表征。一方面,由于医改的推动,医保产品进口大幅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成药、保健品和局部医疗器械产品的入口规模出现萎缩。

    据刘张林介绍,国医改新政将直接带动内需的放大,大量关键医疗设备与技术以及质优价廉的西成药、生化药等的进口量势必上升。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国不少三甲医院进入设备更新期,对国外高端医疗设备的需求将坚持一定增长,预计全年进口可望增加。此外,欧元升值,国际能源以及大宗原材料价格回落,许多欧洲企业很可能通过低价方式向我国输出更多的产品与技术,以尽快实现资金回笼,确保企业的基本运转。而国内企业会借助这一机遇,扩大医药产品进口,用于产品和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自主研发水平,为产业升级准备基础条件。

    医保商会对今年入口形势的预测标明,中成药、保健品和局部医疗器械产品的入口将会受阻。 2008 年,国中成药进出口出现了 13 年以来的首次逆差,而这一现象很可能在今年得以延续,这主要是国际消费者对保健类产品的需求萎缩所致。不只仅是中成药,一些相关的保健品和用于康复、理疗用途的按摩器具产品入口也会受到较大阻力,这些领域的企业可能较其他领域更能体会到来自金融危机的寒流。

    贸易抵触依旧剧烈

    据医保商会研究标明,尽管已经出现贸易逆差,但是中欧之间的贸易抵触仍然不会停息。

    首先,欧洲国家会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对中国继续施压,不排除发生新一轮的币值之争,并导致对中国制造产品的贸易战。目前,欧盟对我国局部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就是明证。

    其次,不少新兴经济体也受到来自金融危机的冲击,出于维护外国企业利益的考虑,对中国制造产品加以限制,故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很可能上升,如与俄罗斯等国的反倾销案件近来明显增多即是佐证。

    最后,不少海外客户对中国产品的信誉仍心存疑虑,国外主要国家的药监部门针对我国产品的质量监管亦明显加强。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